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通知 > 正文

教师通知

研究生院关于制定(修订)2024级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通知

作者: 来源: 点击:

各相关学院: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构建符合研究生培养目标要求的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现决定进行2024级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修订)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制定(修订)范围及要求

(一)根据2024年招生情况,本次制定(修订)包括我校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术授权点,1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术学位点、13个工程硕士专业领域和8个专业硕士类别,具体见附件1

(二)研究生培养方案博士和硕士学术学位按一级学科制定(修订),工程硕士按专业领域,其他专业学位按专业类别制定(修订),招收同等学历学位点须根据本学位点培养方案确定同等学历课程清单。

(三)对于多个学院招生的学位点,由负责学院牵头,相关学院配合完成制定(修订)工作。

二、制定(修订)原则

(一)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围绕本学位点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体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发展。

(二)符合要求,体现特色

培养方案应符合最新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和各类专业教指委发布的最新《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各学位点课程设置应符合国家制定的《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对于指导意见中指定的必修环节、必修课程不能省略简化,对于可以自主安排的环节和课程要突出特色。(国家及教指委相关文件要求可到研究生院网站-信息服务-文件汇编上级文件下载)

(三)注重分类培养

学术学位的培养方案应突出教育教学的理论前沿性,厚植理论基础,拓宽学术视野,强化科学方法训练以及学术素养提升,鼓励学科交叉,在多种形式的学术研讨交流、科研任务中提升科学求真的原始创新能力,注重加强学术学位各学段教学内容纵向衔接和各门课程教学内容横向配合。专业学位应突出教育教学的职业实践性,强调基础课程和行业实践课程的有机结合,注重实务实操类课程建设,提倡采用案例教学、专业实习、真实情境实践等多种形式,提升解决行业产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中提炼科学问题。培养单位应参照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发布的指导性培养方案制定本单位的专业学位培养方案,支持与行业产业部门共同制定体现专业特色的培养方案,增加实践环节学分,明确实践课程比例,设置专业学位专属课程,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核心课程建设,推进课程设置与专业技术能力考核的有机衔接。

三、制定(修订)内容与要求

(一)学科或专业类别(领域)简介、培养目标、研究方向须符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同时体现我校学位点特色。

(二)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总学分不少于15学分,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总学分不少29学分。专业学位研究生应修学分和课程须符合各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学校相关要求,无明确要求的参照学校学术型研究生学分要求。博士、硕士研究生公共学位课程政治、英语为必修课程,硕士研究生公共选修类课程总学分3学分,其中2学分必修。学术学位硕士必修环节为学术报告(3学分)、实践环节(1学分),各学科专业课设置应对照《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培养方案模板具体要求见附件2。

(三)博士和硕士研究生通过大学英语六级425分及以上,或雅思5.5分及以上,或托福总分80分及以上,或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统考英语成绩70分及以上,或通过英语专业四级及以上,或WSK(PETS-5)考试合格,或新GRE成绩315分及以上免修《博士生英语》、《研究生英语》。

(四)2024级硕士硕士研究生拟开设的校级公共课程见附件3,公共数学课各工科学院如有条件可自行开设。如校级公共课程需调整的请填写《中国计量大学研究生公共课调整申请表》(附件4)。

(五)学位论文工作应根据学校文件和各学位点培养特点,明确各个环节的完成时间和具体要求。
  (六)学习年限、毕业与学位授予应符合国家和学校文件的相关要求。
  四、制定(修订)程序及安排

(一)各学院应组织各学位授权点调研社会人才需求、国内外其他高校研究生培养方案,征集校内外导师、任课教师和研究生意见,参考专项核验反馈意见,依据学校制定(修订)原则,结合学位点实际情况制定(修订)2024级培养方案。

(二)各学科专业委员会审议研究生培养方案。

(三)请各学院5月23日(周四)前将学科专业委员会主任、主管院长签字学院盖章的各学位点2024级培养方案和制定(修订)材料(附件5)纸质版交研究生院,电子版发联系人钉钉。

联系人:贺礼红,87676107,明德北楼407,helh@cjlu.edu.cn。

研究生院

2024年4月25日


联系电话:0571-87676168  传真:  0571-86836065  电子邮箱:yjsy@cjlu.edu.cn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2-2022 中国计量大学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