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http://www.cjlu.edu.cn/cjlunew/NewsDetail.php?I=11225
最近,我校06级本科生的学术论文被第14届国际光电子及通信会议(OECC’2009)录用了。论文的作者是徐汉锋和杨樟成,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06级学生。能够在大三时撰写并在国际高端学术会议上发表全英文的学术论文,“这得益于我们去年参加的学校本-硕创新计划。”徐汉锋说。
我校的本-硕创新计划主要面向学校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相对应的各本科专业中学习成绩优秀、学有余力的高年级学生,是在本科教育阶段启动并延续到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的专门人才培养计划,在省内高校尚属首创。
计划于2007年底正式启动。质量与安全工程学院大三学生赵强先是该计划的第一批参与者之一。他通过网上申报,面试考核,成功与该院院长杨其华教授完成双向选择。“参加这个计划不但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水平,而且可以缩短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在两年内就完成论文答辩,这一点是最吸引我的。”赵强先说。
据研究生部负责人介绍,该计划实行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2+2”培养模式。本-硕创新计划项目正式立项后,师生双方将签订相应的培养计划书,对项目的实施阶段、预期成果、完成情况、考核标准等进行确定。一旦进入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阶段后,学校还将遴选一批学生的科研项目进行重点培育,作为竞争入选浙江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的“种子选手”。
该计划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学生的热烈响应。05级有265名同学参加了本—硕创新计划,06级学生中有238名同学参加了该计划,而且不少同学已经尝到了甜头。
徐汉锋、杨樟成师从董新永研究员,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们就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头设计,利用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在几乎不增加成本的条件下,实现了单个光纤光栅对应变和温度响应的区分功能,不但解决了光纤光栅传感器中普遍存在的温度交叉敏感效应,提高了应变测量的准确性,还可在应变传感的同时,获得温度变化的信息,是一项研究价值很高、应用前景很好的技术。除了被国际光电子及通信会议录用的论文外,他们还有两篇期刊论文在审,分别投往国内国外的知名学术期刊。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了成果,让徐汉锋、杨樟成更加坚定了从事科学研究的决心,目前,他们已经决定报考本校的研究生,跟随导师继续从事研究。
06安全1班的胡栋同学作为第一作者撰写的英文论文发表在2008中国控制与决策大会,他还受到大会邀请作了报告。该论文已被EI检索收录。此外,他还获得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一项。胡栋说“参加本硕创新以来我学到了很多课堂里没有学到的知识,本-硕创新为我们本科生从事科学研究提前开启了一扇门。”
07材料3班的孙历娜同学以第一作者撰写论文并发表在核心期刊《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上。同时,她与老师、同学合作的多篇论文也得到了发表。
本—硕创新计划为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开辟了一条直接有效的通道,实现了本科生到硕士生的无缝对接。最新一期的本—硕创新计划任务书已于日前下达,又有200多名同学加入到这个计划中。